目前分類:釣魚 釣魚人, 釣魚聯合國, 釣魚遊戲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白帶魚:最興盛的海釣對象魚,也是初學者入門的最佳選擇,量多而且易釣就是牠最吸引人的地方,說到海釣就不能不提到牠,實際上想不釣到牠都難,但是拉力卻是牠最被詬病的地方,有人用釣到塑膠袋來形容此魚的拉力,不過任何因素都還是無法動搖此魚在海釣界的地位.

釣期:全年,海況許可即可釣獲,屬於夜釣魚類.

魚餌:秋刀最佳,苦蚵仔,硬尾其次.

潮流:大,中潮最佳,小潮其次.

釣棚: 10米~60米皆有此魚之蹤跡.

魚鉤:鏈鉤(三到四鉤連成一串,各釣具店均售).

 船釣法:天平釣法,釣組如圖,魚餌平均鉤在鏈鉤上,沉入適當深度後再徐徐將釣線回捲, 魚餌也在水底徐徐的上升有如活餌般,在捲回期間就餌率極高,若回捲至水面仍無魚訊,再一次將釣組沉入適當深度重複相同的動作,中魚時立刻記住中魚之深度, 再次下竿時即以中魚深度再加10米為基準開始回捲.

注意事項:牙齒鋒利,勿用手直接脫鉤,餌釣完時可將釣獲的白帶魚之尾巴切下做餌, 效果一流.同樣釣組及釣法亦常有煙仔虎,梭魚等魚族上鉤.

firs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︽迴旋拋投︾


這種拋投大約是早期幾種當中碩果僅存的其中一種方式,如圖所示,釣組可以藉著釣竿迴旋產生的﹁離心力﹂,將餌帶到欲抵達的標點,即使母線貪出釣竿三、五尺,還是不足構成影響垂釣時的拋投,也就是說,這種拋投法可以讓標點的範圍更加寬廣,尤其當釣座正上方有障礙物、垂釣水域風勢很大或者魚群受到驚嚇而集中在池中央時,這種方式頗能發揮特長;尤其許多人喜歡使用超長母線,其優點是即使大魚粗莽的竄泳,釣線還不致於馬上斷毀;這也難怪這麼古早的拋投法,至今依然盛行,果真應驗了那句∣∣﹁歷久彌新﹂的說法?喔不不!是好是壞請看完下一段再下定論。

雖然有﹁標點範圍延伸﹂的優點,但必須考慮的因素還很多,比如:

茍竿身的調性必須夠硬、夠挺,否則就算您使勁揮舞、轉身三百六十度,釣餌落下的標點恐怕還不是您所預期的。另外,竿身、釣線都長,搏魚過程難免浪費時間,享受快感還可以,時效性則太差。

咷無論竿長若干,竿身的重量必須輕巧,最起碼應該讓單手足夠負荷,否則必須雙手吃力揮舞釣竿,活像是耍﹁武士刀﹂那種張牙舞爪、殺氣騰騰的模樣,與釣魚乃﹁修身養性﹂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馳。此外,標點遠則視力損耗多,若魚兒就餌程度兇猛自然不礙事,萬一龜毛時,恐怕討不了好處。

咮釣餌的﹁鬆黏度﹂必經得起重勁拋甩,否則釣餌與水面的撞擊即可能馬上分崩解體;反之,經得起考驗的釣餌擴散、誘魚效果必然﹁值得懷疑﹂,所以此法所搭配之釣餌不外蚯蚓、田螺、家禽內臟、牧草心及麥片等誘效不佳的居多,與正統池釣餌料相去甚遠。

哖運用這種拋投方式必須有較大的轉寰空間,除非魚池或垂釣水域非常寬敞,否則這款方式極具﹁殺傷力﹂,倒不是擔心釣竿折損,而是萬一迴旋空間過大,鉤尖正好扎到親朋好友,那……還好;傷到凶神惡煞,恐怕還會惹來殺身之禍。

firs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海鱺Cobia是民國八十二年我國領先世界經以人工催熟培育魚苗成功後,即在澎湖海域進行海上箱網養殖的主要魚種,俗名叫軍曹魚。這是一種中體型之成長快速食用白肉海魚,養殖一年及可達6—8公斤,目前台灣地區主要生產的生鮮或冷凍海鱺產品有:海鱺全魚、去腮去內臟海鱺魚、帶皮海鱺魚片、去皮帶骨海鱺魚片、去皮去骨海鱺魚肉片、分切海鱺魚頭、分切海鱺魚骨架等,食用價值極高。

海鱺為多脂高蛋白之魚類,富含優質的蛋白質與高度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具較強降低血液膽固醇效果,其肉中含DHA為人體腦部所需的重要養分,與EPA具抗擬血功能,且肉中所含的維生素E在水產品中屬高量者,菸鹼酸則居於中間水準,肉中豐富的游離氨基酸以牛磺酸、甘氨酸、麩氨酸及離氨酸等為主,其中高含量的牛磺酸具有調節細胞滲透壓,防止膽結石形成以及調節神經衝動等生理機能,並具降低膽固醇、血糖、血脂等作用。海鱺肌肉中另含有與遠洋高度洄游之鮪魚、旗魚、鰹魚等類似之Anserine,具有抗氧化功能,是市售雞精之重要成分


firs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一)牽罟  以地曳網捕魚俗稱「牽罟」,是古老的漁業作業方式之一,其作業方法係以陸岸為據點,將網子載到適當海域之後,向陸岸拉上而完成撈魚作業。 (二)漁具  「罟」的漁具係由一囊兩翼及兩條長曳繩所構成,並以具長袖網為特徵。(三)與大海拔河   首先,幾位年長有經驗的人,合作把一張好長好長的網子弄整齊,放在一艘很大的竹筏上,然後指揮的人把往的二端各綁上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,一端丟上岸,就划著竹筏載著往子繞大海一大圈,又把令一端繩子丟上岸,岸上的人分二組,雙手抓著大繩,面向大海倒退著走,大家同心協力喊著:「嗨殺!嗨殺!」慢慢的把大繩拉上沙灘。     之後,漁網也到了岸邊,大家更用力的拉,就好像拔河一樣,在竹筏上的人在海中打著手勢,好像裁判告訴輸的那一組要拉快些,因為南北二端保持一樣的速度,於才會乖的進網,終於在大家同心協力合作之下,全部的魚網被拉上岸了。 (四)紅毛港牽罟  日據時代及光復初期,紅毛港週邊居民,每每以麻竹筏將整理好的漁網拉到近海處(均由男人擔任),其餘的人(含婦人、小孩)就合力站兩排,在岸上拉起罟繩往後拉,雀躍之情,隨著罟繩接近海岸而起伏,運氣好的話,可以看到網內不停蹦跳的魚兒。     早年沿海漁民牽罟,婦人不能參加,每位在岸上牽罟的漁民,腰上都綁有一條帶鐵環的皮帶,繫著漁網的罟繩,穿迴腰上的鐵環,牽罟人不必拉著繩子往岸上跑。 (五)漁獲  春海:均在清明前後,風平浪靜,主要漁獲為鱙魚、鯖魚、西     刀、小黃魚。   秋海:為傍晚出海,牽夜流,約在下午五點準備,由深夜至天     亮,以 魚為主。   冬海:農曆小陽春時節(魚汛一到,即刻出海,時間短,以冬季     為主)。  另紅毛港居民尚有海釣,主要以釣龍尖為主,一竹筏4~5人出海(竹筏均以12支麻竹,長20~24尺左右),釣魚全靠漁民長老之經驗、技術與力量、膽量。   當時的釣繩,大抵至苗栗中港購買,用苧麻搓揉為繩,以豬血染繩(不易鬆垮),釣花枝不用餌,釣龍蝦以小魚,海蚯蚓為餌。  日據時代,紅毛港內有二艘機帆船,後來亦移至南寮作業。

firs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