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計指出,受雇者的學歷愈高、薪水愈高;但是,當老闆反而以國中學歷收入最高。學者認為,專業和技術創業仍然和學歷正相關,只是,大多數的「產業主」是「自己雇用自己」,教育程度相對偏低,甚至是從「受雇邊緣人」被迫轉為「自雇者」,所得收入依然偏低。(張雅惠報導)

主計處統計去年平均每人的所得分配,按照學歷,受雇員工的學歷愈高、薪水愈多,大學以及大學以上的,每位上班族包括本薪和兼職的全年所得大約六十七萬八千元,將近是平均值的兩倍;不過,產業主所得收入高低,未必和學歷呈現正相關,所得最高的族群,反而只有國中教育程度。

學歷真的不管用嗎?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蘇國賢持保留態度。他說,創業者包含了大型企業家以及小攤商,專業和技術型的創業,還是和教育有關,只是,專業人士創業、以及低學歷卻創業有成的人畢竟是少數;絕大多數的產業主應該定義為自己雇用自己,屬於被動型的「自雇者」,反映在主計處的資料,學歷不高,年所得只有十四萬多元。

「比如說,路邊的雞排攤,他的薪水雖然比較高,但他用長時間的工時來補,所以,表面上看起來,他的所得可能比受雇者高」

蘇國賢參與十三個國家的研究,台灣和荷蘭情況類似,有相當比例的自雇者,打破教科書上資本主義認為,應該只有資本家和受雇者兩種極端的位置;日本的情況,多半屬於公司內創業;美國在七0和九0年代,各出現兩波自雇者的高峰,隨即數量又減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rs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